什么是梅毒
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,医学上称之为梅毒螺旋体。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的呈螺旋状的微生物,长度为5~20mm。直径;0.2mm。它有6~12个螺旋,肉眼看不到,在光镜暗视野下,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,其活动较强。在其前端有4~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,其末端呈卷曲状。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,螺旋是规则的。因其透明不易着色,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。
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,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,只要条件适宜,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。在体外不易生存,煮沸、干燥、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(如升汞、石碳酸、酒精等)很容易将它杀死。
梅毒过去曾占性病的首位,危害最大。它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,梅毒、结核、麻风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。梅毒患者的皮肤、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,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,皮肤或粘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。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他途径传染。传染梅毒后2周~2个月内,在感染处出现一个硬的、无痛性的圆形结节。开始潮红、湿润,渐渐破溃、糜烂,形成溃疡,即一期梅毒硬下疳。女性多见于大小内侧和宫颈。男性多见于尿道外口。同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但不痛。如不治疗,下疳在1个月左右能自然愈合。
梅毒有哪些临床表现
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后天(非胎传)与先天梅毒,各据其有无传染性又分为早期与晚期梅毒。
后天梅毒
(1)一期梅毒:属早期梅毒。主要症状为硬下疳,大部分发生于生殖器部位。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内有很多梅螺旋体,传染性很强。但因女性下疳发生的部位较隐蔽,又无症状,常被忽视而增加了传播的机会。一期梅毒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当,螺旋体经血行及淋巴结播散到全身,数周后即发展成二期梅毒。
男性多在包皮、冠状沟、系带或头上,同性恋男性常见于肛管或直肠,女性多在大、小或子宫颈、极个别的发生舌部损害。后,梅毒进入体内,先在局部增殖,引起炎症性浸润,然后进入淋巴管,进入血行,几十小时后即能在骨髓、脾脏、等处出现,很快遍及全身各处。硬下疳出现在后2~4周,开始时为一丘疹或米粒大小红斑,以后隆起,形成豆大至指头大硬结,多为单发,很快破溃糜烂,有浆液性渗出,渗出液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,故传染性较强。硬下疳的特点是:
①触诊有软骨样硬度;②无疼及压痛(无继发感染时);③损害数目通常仅一个;④损害表面清洁;⑤不经治疗,经3~4周自然消失,不留痕迹或留有轻度萎缩性疤。接受不足量的抗梅治疗或外用药治疗,可见到不典型的硬下疳。
硬下疳出现后数天,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以后另一侧也肿大。这些淋巴结的特点为:
①如手指头大小,较硬,彼此散在不融合;②无疼痛与压痛;③表面皮肤无红、肿、热等炎症现象;④不化脓;⑤穿刺液中含有螺旋体。
硬下疳初期,大部分病人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,以后阳性率逐渐增高,硬下疳出现7~8周后,全部病人血清反应为阳性。
硬下疳如不及时治疗,经3~4周自然消失。但病变并未痊愈,处在进入第二期梅毒的潜伏期阶段,若此期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,可迅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,一般预后情况良好。
(2)二期梅毒:一期梅毒在出现硬下疳,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传播到全身,使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受累,经过6~8周的潜伏期,可出现低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、肌肉和关节酸痛、食欲不振。浅淋巴结大、皮肤粘膜疹、骨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及脑膜炎等症状。这一段时期,临床上叫做二期梅毒。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,因此传染性也最强。
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性皮疹。其特点是客观所见明显,可有低烧、头痛、咽痛、关节钝痛等类似感冒症状。此时传染性很强,亦可自然好转为潜伏梅毒。潜伏梅毒虽无症状,螺旋体继续潜伏在体内重要器官,数年乃至数十年后会出现三期梅毒,如眼、鼻损害、心血管梅毒、神经梅毒、精神失常等,甚至死亡。女性梅毒患者妊娠后,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母血到胎盘,破坏胎盘后传给胎儿。妊娠6~7周时胎儿即被传染,发生流产、死胎、早产等。胎传梅毒儿,可有皮肤、骨骼、牙齿、肝脾等脏器梅毒损伤,在出生2年后陆续表现出来,严重的可有眼盲、脑损害等。梅毒血清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。
文章来源:鹤岗比较好的医院治性病相关新闻
上一页:6个方法让性病远离你
下一页:淋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原则
相关问答